首页» 党建» 党建工作

云端守初心(三)

根据学院关于2022年春季开学工作相关要求,坚持落实“如期开课,延期返校”的原则,为了确保线上授课质量,在学院总体部署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演系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各教研室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表演系全体教师快速适应、为上好每一节课贡献了大量的智慧,课堂教授、示范视频、线上互动、课下点评交流,在老师们身领示范的带动下,同学们全情投入,师生共同努力,让线上教学呈现出别样精彩。
董德光(表演系教师、文学博士、教授、一级演员、戏曲导演、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教课程:《剧目》《戏曲表演理论》《戏曲表演史论》等
 
疫情在线授课,是摆在师生面前一道必答题。既是质量危机,也是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新机遇。中国第一张唱片、第一部电影都留下京剧身影,在推动本体发展的同时,京剧紧随中国追赶世界脚步与现代大众媒体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出:“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因此,带“镣铐”跳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既是考验,也是共同成长创造历史的机遇。
王建蓉(表演系戏曲声乐教研组长、副教授)
主教课程:声乐等
 
新冠疫情的无常,让我们师生不能返校,线上教学在环境、空间上虽有差异,但视频教学的直观性,更体现了声乐教学一对一,面对面的特殊性。通过视频更直面,细致地观察到学生的面部表情,发声状态的细微变化,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虽然相比线下教学更辛苦,但看到学生们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份辛苦值得。
杨朔(表演系教师、国家二级演员)
主教课程:剧目、身段、把子等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疫情当下,采取延迟返校,线下转为线上授课方式。如何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实效性,是目前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有饱满的认真学习态度,克服上课所需环境、教学中牵扯到的道具,线上教学中视频视角误差等问题。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线上授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学习的领会能力都要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采用了“环境—因地制宜、道具—就地取材”,提前录制上课时所教内容,同时,采用多个视角录制,分段多次录制,动作分解具体讲解及动作连贯效果演示。通过“示范-授教-领会-分析讲解-结合示范讲解”,线上教学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尽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学们也在克服线上学习的困难,希望同学们以饱满认真的学习态度迎难而上。
李丽宏(表演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教课程:中国民间舞、戏曲舞蹈剧目创作、中国民间舞组合编排等
初春时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抗疫的号角再次吹响。为了保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业推进,在院系领导的统筹下采取线上教学。对于实践类课程、无疑线上开展教学互动需要老师和学生们在内容和形式上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比如研究生的编导课;我们用手舞编创了《小口罩》师生共同感受妙舞美音,咸有一德!在这个云舞蹈中,有工人、售货员,有白领、学生和教师,也有护士和医生。疫情肆虐,不掩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是谓咸有一德。芳草天涯,情牵八方华夏。守正创新,彰体美在一中。师生同舞,祈愿否极泰来。
江冰(表演系教师、副教授)
主教课程:戏曲舞蹈组合训练、中国民间舞、戏曲舞蹈剧剧目创作等
线上课程对于戏曲舞蹈专业来说面对教学场地问题、教学互动、舞蹈动作、节奏训练等诸多问题,通过针对每一个动作都进行特别详细的讲解,边跳边讲,从动作路线、节奏、表情到表演风格的描述,指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录制舞蹈组合视频,在课下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舞蹈组合视频作出详细评价。在班级群里通过语音和学生们互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动作的缺点及问题。看到学生们的努力和可爱的瞬间,作为老师又感动又欣慰。即使在家上网课。即使回不了学校。大家都没有一丝懈怠、依然很努力。希望我们一起奋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可以早日回到想念的校园。
李鑫艺(表演系昆曲专业教师)
主教课程:剧目、戏曲剧目体验等
云端课堂“口传心授”虽不比在功房里手把手的教学、示范能够立竿见影,但是,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逐渐克服了屏幕的画幅大小,镜像的左右转换,网速的延迟快慢等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制约,让学生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并且能够达到“返校即并轨”的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衔接。对于疫情的发展,我们有着必胜的信心和严格自律的决心,对于线上教学的建设,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云端的课堂更有温度与深度。山川异域,不误“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风月同天,共勉“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谷思克(表演系2019级昆曲班)春暖花开日,网课进行时。在剧目上,网课是一个细抠唱念的好机会,虽然和老师隔屏相望,但是老师每一个字的吐字、发音、归韵、表意,疫情阻挡不了老师认真教课的激情,和我努力学习的热情。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战胜疫情,回到课堂。但是在这个期间,我们依旧会勇往直前,利用好网课,继续进步。
王锬洋(表演系20级戏曲舞蹈班)线上学习以来,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习的场地、空间等问题,线下一遍能学会的,线上要很多遍才能明白,同时,也是对学习的主动性,自律性的考验。我会把老师的示范录下来,以便课后多次揣摩、练习。虽然困难很多,我坚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历练,也让我更加珍惜学习和成长的意义。特别期待早日回到校园,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各种知识。
马毓(表演系21级戏曲形体教育班 )我们没有因为疫情,而停下学习的脚步,学院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方式,网络线上学习十分有趣,新颖的上课形式、精彩的课堂瞬间,无不吸引着我。老师通过录播的方式,给我们传授知识,线上学习也十分便捷,但同时,线上学习考验我们自觉性。小区的停车场、公园、成为我们的练功房,家里的锅碗瓢盆成为我们的道具。老师还常常逗我们说:要发挥《沙家浜》第五场“坚持”的精神!我认为,线上教学的效果,主要还是取决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你有多自律,就有多优秀。非常时期,希望大家一起攻坚克难!
方逸娜(表演系21级多剧种班)非常时期,特殊对待。为了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开始线上行课。而上网课对于我们器乐学生来说也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例如网络延迟问题、声音不能同步、音色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老师面对面授课的情况下,一些细节问题可以立刻指出解决,而网上授课的情况下需要比线下授课更加认真细致,为此我的专业课老师们非常负责,耐心地教导,每一次都亲自示范演奏技巧的一招一式。老师也十分关心同学们在家乡的生活情况,让我们调整心态,注重身心健康,做好身体与时间管理,在家也不能放松专业学习,珍惜宝贵的时间。“春日不迟 相逢会有时”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期待返校的那一天。
尤星予(表演系21级戏曲形体教育班)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还对校园的一切都充满新鲜与好奇。疫情当下阻隔了我对校园的继续探索,场地、道具等条件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依然井井有条的进行着。我利用家里的物品就地取材替代专业道具;停车场,小区等生活区域成为我练功、拉戏的身影,同时吸引了许多邻里观赏,收获了赞许,也让我感到无论在何处都能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用戏曲的魅力感染观赏者时令我倍感自豪!任何条件的限制都无法阻挡我们对知识的渴求,我会全身心的投入线上学习!坚信疫情尽早散去,我们早日重聚校园,重返亲切的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