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新闻动态

昆曲教学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近日,昆曲教学研讨会在我院举行。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老艺术家侯少奎、丛兆桓、王大元,以及刘巍、程伟、刘礼霞、霍鑫等领导专家出席;我院院长巴图、副院长冉常建、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资深教授沈世华、艺术实践管理处处长张尧、教务处副处长张文振、表演系主任王绍军、昆曲教研室主任王振义、教授韩冬青、戏文系教授田志平、京剧系副教授王晓燕、表演系主任助理衣麟、党总支副书记李艳华、器乐教研室主任姚红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表演系主任王绍军主持。

巴图院长指出,戏运与国运相通,戏脉与国脉相连,盛世中国需要盛世元音,新时代需要戏曲的当代好声音。在戏曲高等教育40周年之际,在国家振兴戏曲事业体系中,通过昆曲这样有代表性的剧种,探索体现戏曲规律的教育模式,培养有新时代昆曲传承的人才群体,形成具有引领性的示范效应,是戏曲教育最高学府的责任。学院由此决定举办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昆曲班,希望在昆曲人才培养的领域不能缺位,应当在昆曲事业的核心地带培养核心人才。新同学即将入学,我们应团结各方专家,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主动争取政府支持,科学贯通社会、院团、师徒传承力量,柔性引进优秀师资,实现大中专教育的有序衔接,南北昆曲风格的兼收并蓄,坚持学院“四位一体”办学传统,努力完善学院昆曲学科和专业体系,以本班为契机,加强昆曲剧目教学体系、基功训练体系、实践和演出体系、资料文献和剧种研究体系建设。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对我院大规模的招收昆曲专业学生,大力培养昆曲的后备人才表示感谢。她说,国戏和北昆此次联合办学,招生人数多、行当全,可谓开历史之先河。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班也一定会引起不同的反响。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国戏的领导、老师不遗余力的推动此项工作,更增添了双方的信心。杨院长还对专业课程的规划和设置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她表示,除了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外,还应着力加强孩子们的理论修养、提升综合素养,使他们早日挑起历史赋予的重担。

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先生表示,听闻国戏首招昆曲大班的消息为之振奋,戏曲艺术的传承是一项重要工程,人才的培养是此项工程的重中之重。感谢国戏对昆曲事业的重视,只要有需要将会同北昆的同仁一道为此事业而奋斗,用实际行动回报戏曲事业,回报我们的国家。丛兆桓先生表示,振兴昆曲艺术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一项大事业,所有的从业者应充分认清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此次联合办学体现了中国戏曲学院对于昆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办学过程中,应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增设古汉语、古诗词等内容。在昆曲剧目方面,应兼顾南、北,博采众长。同时,注重教材的遴选和建设,不断研究、调查、总结,把这届昆曲班办出特点、办出特色。王大元老师表示,昆曲艺术现在作为“世界级非遗剧种”已经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昆曲艺术的传承应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态度,兼容并蓄才能有所发展。昆曲中的音乐占了很大比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简谱还应重视工尺谱的学习。在培养过程中,应分清重点、分清层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教授表示,昆曲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代表,也是戏曲文化的巅峰。此次合作办学意义重大,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因此召开此次会议。昆曲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得益于1921年昆曲传习所的创立,它改变了昆曲教育的格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包括后来的“昆大班”、“昆二班”和北方昆曲等都有很多成功的办班经验,为昆曲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我们应从中汲取经验。怎么样去给这届昆曲班制订一个有特色,符合昆曲历史传统与实际的培养计划,是我们接下来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沈世华教授表示,今天能有这样优越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得来不易,我们应珍惜并充分利用好这些物质条件,服务好教学工作。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认清这一特点,遵循普遍培养、重点提高的原则,出人、出戏、出成果。此外,我们还应把好质量关,严肃教学纪律、严格调停课、请销假制度,有选择、有目的安排师资力量,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效开展。

冉常建副院长表示,昆曲艺术作为世界级的非遗剧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年我院首次招收昆曲大班,进一步提升了昆曲在高等戏曲教育上的地位。此次会议可谓意义重大,培养人才首先应认清教育规律,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起点,因此就需要搞清楚学生在中专时期都学习了哪些剧目,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与此同时更要明确终点的方向,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此外,还应注重选修课的选择,做到取长补短。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王绍军主任表示,1956年5月18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文章,盛赞昆曲《十五贯》对振兴昆曲所起的作用。 2018年,国戏昆曲大班的建立,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今天,群贤毕至,希望专家们为昆曲教学建言献策,使昆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更加完善。此次会议,是开班前的首次教学研讨,揭开了昆曲教学新的篇章。在今后,我们将不断梳理、归纳、总结,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大纲,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昆曲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

来自北昆和国戏的其他专家和老师们针对昆曲教学也都谈了自己的见解。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